查看原文
其他

儿子相约烧炭自杀后,他在QQ群里发现了这批想死的90后。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入江之鲸 Author 虫虫



9


19

周四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团团语录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入江之鲸(ID: rujiangzhijing001)




儿子自杀后,他靠劝生来自赎。


今天,当我们讨论刘亦菲的《花木兰》定妆照好不好看,钱塘江因为淌水被冲走的三个人是该同情还是指责,清华的寒门毕业生典礼上的发言如何令人感动时……

 

在世界上某个隐秘而诡异的空间里,一群人却在讨论着“我要死了,有没有人一起?”

 

这种空间,被称为“约死群”,《和陌生人说话》的最新一期中,采访的就是一位跟这个群体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中年男人—胡明



2018年5月26日,像平常一样的傍晚,他在准备晚饭,23岁的儿子胡小天准备出门,胡小天特意喷了香水,胡明还开玩笑道:男孩子搞得这么香啊。


他本以为是去约会或者出去见朋友,可没想到之后便失联了,电话、微信、QQ,都没有任何消息,就连微信步数,也一动不动。


他开始慌了,赶紧报警,却在几天后得知了儿子自杀的消息。原来儿子这一趟是去了武汉,和两名陌生男子约好,一起烧炭自杀。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胡明一边觉得痛不欲生,一边在心里打了一万个问号:儿子为什么要自杀?三个天南地北的人又是怎么约到一起的?

 

带着这些疑问,他用儿子的账号登上了QQ,刚登上去,就有人在群里发消息说:鬼来啦!



仔细一看,他顿觉脊背发凉,原来儿子死前接触的,都是类似“约死群”这样的群体。


这里聚集着一群不想活的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在群里相互打气,然后相约自杀。

 

这里说的所谓的“打气”,不是鼓励生活,而是鼓励自杀。对群里的人而言,每一个死讯都是鼓励,都是给下一个轻生者的勇气。


他们会在群里放一些丧乐、死亡的图片,以及自杀的场景,触目惊心。


 

胡明第一次看到这些的时候,刚刚失去儿子的悲痛化为愤怒,他说:“你们到底想干嘛?看见人家死,就高兴了吗?”


他觉得,“你们在聊,你们还好好的活着,我的孩子已经走了。

 


可是慢慢地,他愤怒不起来了。他发现,这群孩子,有很多人生的疑惑,也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促使他们有了自杀的念头。


他在想,自己的儿子是不是也曾有过这些困惑,却因为性格内向没有向身边任何人求救、诉说、甚至表现出来。

 

带着一份愧疚和自赎,他开始慢慢了解这个群体,一个一个的加好友聊天,最多的时候加了55个人。

 

“我已经失去了孩子,不想让对方的父母也失去。


每次问一句‘在吗’,有回应,我就特别兴奋,如果不在,我就非常痛苦。其实这一个一个‘在吗’,都像是在问自己的孩子,在不在。



胡明从一个中年丧子、痛苦自责的父亲,成为了这个隐秘世界中的一位劝生者。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这么想不开?


胡明说:“这种群体里,17岁,到22、23岁,这个年龄段是最多的有70%都有抑郁症。



至于原因,最多的是经济上的问题,比如说欠钱的、赌博的、被骗入传销的,还有网贷的,这其中,网贷的普遍性最大。



比如有个孩子跟他倾诉说:“叔叔,我借了三万块钱,一直还不上,客服经常打电话催我,每次一接到这个电话,我就特别想死。”


胡明劝他:“相信叔叔,三万,那就不叫钱。这个问题好解决,你先去找一份工作。”

 

后来这个孩子真的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了。

 

还有的孩子是因为家庭问题,比如有一个跟他说:“我考了全班第一,爸妈要全级第一;我考了全级第一,他们要全校第一;我考了全校第一,他们又要我跟其他学校比。


压力越来越大,感觉没有尽头。



还有很多孩子,是因为创业失败,这之中包括胡小天。


这是胡明后来才知道的,他翻看孩子的QQ空间,才知道内向的他曾经感慨自己学识不够,书没读好,也因为创业失败而质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一边想给女朋友一个美好的未来,一边屡屡碰壁,看着同龄人都比自己厉害,个人的失败感让他开始思考人生何去何从。



胡小天小的时候,因为夫妻俩忙于事业,疏忽了他的成长,使他养成了内向的性格,也不懂跟父母倾诉。


于是选择了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如果生命是个圈,那么年轻人跟老年人一样,是离死亡最近的群体。他们还没见识过天地,正处于一叶就能障目,一根稻草就能压死的年龄。


有人在这个年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有人在这个年龄彷徨、失落,怎么也迈不出这个坎。



 

“鼓励自杀”、“相约自杀”的可怕之处。


其实,人都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当我们工作不顺利,当我们面临身体上的疾病,都会痛苦。



但是相约自杀,从某种程度上放大了这种痛苦。

 

胡明说:不是每个人的死,都想的这么明白。


很多孩子,就是在这些自杀鼓励和邀约之中,放大了绝望,以一种相互攀比甚至是较量的方式,把未来葬送。


当大家约定好、见了面、买了自杀用的东西以后,谁都不好说放弃。



“你敢死我也敢死,你敢做我也敢做。即便是内心早就害怕,也会碍于面子,强撑着走向死亡。

 

人的意识在很多时候是可以相互传染的,当他们看到有很好的自杀成功案例在,就会离自杀更近一步。


所以当听到有孩子说:“谢谢你叔叔,感谢你儿子自杀成功,有一个很好的范本在这儿,我会按照你儿子的那种方法,去实施自己的行为。”类似这种话时,胡明毛骨悚然。



胡明还说了一个现象:真正走的孩子,聊的时间都不是特别长,那种大张旗鼓的孩子倒是一时半会走不了。


有些孩子本身没有多想死,但是却嚷嚷着吹牛,渲染气氛、鼓励别人自杀。


之前网上就流传着一个叫做“蓝鲸游戏”的,就是引导游戏参与者完成一系列指定任务后自杀。


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这款游戏一度使多名正值大好时光的少男少女们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游戏开发者利用了青少年不成熟和缺乏温暖的心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他们洗脑,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废物”,接着被误导认为自杀才是最好的解脱。



这种行为,比网络暴力更可怕。


去年有个新闻备受关注:甘肃庆阳一个19岁的花季少女,在遭到班主任猥亵之后,多次寻求公道未果,加上创伤后应激障碍,选择了跳楼自杀。

 

当时,女孩爬上百货大楼的玻璃墙外,并没有立马跳下去,可见她对生命还是有留恋的。


可是,数名围观群众在下面起哄:“你到底跳不跳啊”、“你倒是跳啊,我等的好热”、“我看你就是装装样子,肯定不会跳”……

 

如果说,在这个女孩爬上玻璃墙外的那一刻,还有生存下来的想法。


那么,楼下一个个围观者的行为,无异于是从8楼的玻璃门后,狠狠地踹了她一脚。

 

于是,她跳了下去。


生与死,有时候就是一线之间,往那边偏一下就推过去了,往这边偏一下就拉回来了。


我多么希望,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拉一把,而不是踢一脚啊!


毕竟,生命宝贵,死永远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对待周围,请多一份善意。当我们不知道别人身上发生过什么时,不要轻易的说一些丧气话指责他们,因为短短的一句话,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是非要自己去扛,懂得向周围人寻求帮助,你会发现另外一番天地。比如说父母、朋友、爱人......


或者,下面这个心理危机咨询热线。



这个世界或许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期待多一点的爱与温暖。



团团有话说:


在这个世界,有太多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在讨论着一些丧气的话题,渲染着悲观的情绪。


我们能做的大概是:在看到别人有负面情绪时,说几句打气的话;在自己有负面情绪时,不要硬扛,找个信得过的朋友一吐为快。


生命是美好的,我们还有很多未看的风景,有很多未尝的美食,有很多值得去爱的朋友。


至少团团会永远爱你们。


团团 每日福利依旧不变!

文末留言、点赞数

第一名的小伙伴

将获得团团小礼物一份哟~

(留言点赞统计每周一上午11:00截止)

领取方式:衡阳团市委宣传部办公室 0734-8145966


组稿编辑|刘过儿

责编|刘过儿   初审|大牙*小鱼

 终审|maya

本文来源于福建共青团(ID:fj-gqt 编辑:宝蓝),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教育部官网”“微言教育”“东南网”“纵相新闻”“中国新闻网”

本期小编

刘过儿

往期

团团们,用乐观的心点燃“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